谁能通天地,方圆鉴古今。

银元鉴真

27 08月
作者:hiretianxia|分类:银元

自光绪以来制造的银元有800种左右,属珍罕稀少的有近300种,其价值从数百元到数万元、数十万元不等。近年来银元收藏不断升温,究其原因是银元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材质价值被人们普遍接受。因利益驱动,银元作伪一直是古玩做假的“重灾区”。作伪技术不断改进,仿制花样不断翻新,上当受骗者屡见不鲜。下面介绍几种辨认银元真伪的方法:

1、查资料;2、使用鉴定器;3、看材质;4、量尺寸;5、看压力;6、看细节;7、看神韵;8、看包浆;9、看底板(看流通痕);10、看珠圈与内齿(马齿、泪齿);11、看边齿;12、看版别;13、看整体;14、查同模伤。

 

1、查资料:在看一枚银元之前,请确保你至少有一本可靠的硬币目录。克劳斯硬币目录是世界上最通行的硬币目录,但对于中国币来说,更权威的是林国明编写的《中国金银元目录》,不过这本书现在不好找,克劳斯一般来说就够用了。可用以了解它的铸造时间、发行量、规格、重量。

对于一枚银元,首先要确保它是一枚存在过的硬币,而不是臆造币。比如下面这枚就是典型的臆造币。百度上有很多人说这种五元的袁大头曾经少量发行过,其实完全是错误的。克劳斯等目录的参考文献一般是各造币厂、拍卖会、评级公司的记录以及大藏家的藏品等,但没有任何文件可以支持曾经铸造过五元袁大头,也没有任何可以被证明为真的实物,这就说明它是一个臆造币。同样,在看到一枚银元时,首先需要检查这种银元是否存在过,如不存在,那自然可以断定为假币。

image1.jpeg

臆造币

2、使用鉴定器:检验真假银元,鉴定器有一定辅助作用。使用时需注意:凡吸不起的一定是假银元;真银元一定可以吸起来翻身。但能翻身的可不一定都是真银元,因为先期制造的真银假币不含铁,所以吸不起来,有鉴定器后造假者掺了一点铁,所以就能吸翻了。因此, 鉴定器只能参考,不能完全靠它判断。

 

3、看材质:银元是银的,可以通过看银色、听声音及测重量、密度来判断。不是银的银元可直接判断为假币。

(1)看银色:银的特点是不易氧化,柔性好。老银元色泽润白,柔和不刺眼。虽然银的光泽很强,对光的反射率为95%,但由于币面长期氧化和磨损,光多被散射,看上去不刺眼。假银元币面无此磨损,光泽反射极强、极亮,刺眼有“贼”光。打个比方,假银元币面如无划痕的新玻璃,老银元如毛玻璃。另外老银元还有一种润度,像上了一层油,而高仿币一般没有润度,白擦擦的,有发皱发硬的感觉。

(2)称重量:清代和民国时期流通的银元与古钱币的不同之处是钱体重量的标准化、系列化,即银元由本身重量来体现其价值。如壹圆银元重量库平七钱二分(约26.7克),半圆重库平三钱六分(约13.4克),所以这些钱币的重量都一样,且薄厚一致。假币不是轻了就是重了。清朝银元含银量最高90%,最低50%,通常在88%;袁像银元是银:铜按89:11制作,此混合物的比重在10.2左右,体积完整,重量就不会错。虽然长时间流通会造成银元磨损使之重量变轻,但不会相差太多,所以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能够初步判断出银元真假,这个方法操作性比较强。伪品则用铜、铝等低价值金属代银,所以手掂时,可以基本上测出真品与伪品的重量不同。当然,最放心的办法应借助天平测量,一般真银元,相差不得超过1克。表面镀银的,从形象上与成色上看是难以鉴别的,其重量一般是20~22克,虽然精工细作,但金属的比重无法与真银平衡,只要称一下重量就能原形毕露。真银元虽在流通过程中略有磨损,但不会低于25克。

image2.jpeg

(3)听声音:看银元是否为哑版;通过声音判断银元成色:是镀银?还是包银?银料纯度如何?是不是炉底料?

具体步骤:

用左手食指顶住一块银元中央,让银元和地面平行。用右手拿另一块银元,用银元边缘去轻磕左手银元钱廓。这时就可以听到悠扬的嗡嗡声,就是银元在外力敲击下由于产生共振而形成的荡音。在听到这种清脆悦耳声音之前还应在两银元刚一接触时感觉并听出一种如敲击在铅上的软的音色,否则银的含量就不够。须知纯银是啪嗒声,而纯铜声则尖高刺耳,银铜89:11组合后理应既有软的声音又有清脆之音才对。

声音的鉴定可分为“平、尖、高、低、闷”五种。平常银元音平,质次的音尖,厚度相同圆面小的音高,圆面相同厚度薄的音低,锈厚的音闷。声音清韵柔和,没有金属磕碰声的是真银元。声音尖高的是钢铁做的,声音嘶哑的是铜锡合金,声音沉闷的是“银包铜夹馅”,无声的是金属粉末水泥合成。

假银元之音(只谈真银假币) 尖高,主要是刚加工未能膨胀内应力未释放的结果。也有的音长能达6-7秒。当然假银元尖高之声也可校正,办法是猛摔或用力将银元稍扭曲,因其不平,震动减少,自然频率就低,音就平了。所以,只听音是不能鉴定银元的。过去实行银本位金融政策时银不论形态,等重即等值,只要鉴定出银的成色就行了,现在则不一样,要鉴定的是文物银元,而不单是含银量。

内应力: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

好的银元荡音可以长达五秒以上,年代越久远、流通时间越长、含银量越高的银元,音色越醇正悠扬,动人心魄!早期高仿银元为了节约银料,含银不高,所以敲出的声音发出金属的尖锐音,一听就假。后期高仿,为了达到真银元的效果,提高了含银量,甚至超过了真银元的含银量,达到93%以上,所以高仿银元声音也过关了。

其中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袁大头、船洋、甘肃版大头,三种的荡音是有区别的:

a、袁大头发行时间早,流通时间长,内应力完全消除,所以共振声音更完美悠扬。

b、船洋没有内齿,共振稍有不同,刚发行就停止了流通,其内应力消除不彻底,所以荡音稍尖锐一点。

c、甘肃大头的含银量只有83%,铜占到了16%,所以其荡音带有很强的铜音。

通过听银元荡音可以辅助鉴定真假,但是未经练习,只听一次两次很难区分音频的变化。那么如何练习呢?

手上准备好六块银元,袁大头三年、甘肃大头、船洋、四川汉字、三角圆袁大头、北洋34。经常听敲击这些银元产生的荡音,逐渐提高听力。这样以后再买银元的时候,轻磕银元边缘时,就可以做到音定成色! 

(4) 化验:用玻璃棒将硝酸点滴于银元锉口处,约5至10秒钟,看其落水变化及绿色深浅和泡沫多少,从其变化规律决定其所含白银成份,要掌握“七绿、八黑、九五白”的口诀,这是鉴定白银的依据。如果只有绿泡,则为铜。

 

4、量尺寸:以清代光绪元宝为例,官方发行的真品银元一般标准直径约为38~39毫米,厚度约为2.3~2.4毫米。

image3.jpeg

5、看压力:作为机制币,银元都是由当时先进的铸币机压制而成,这种机器的压力很足,一般为几十至一百多吨,银元表面平滑如镜,图像立体感强,字口有拔地之感,地章与字口几乎垂直,让人一看就感觉很有力度,很有气势,所造出的硬币图案精美,细节丰富;而假币一般用的是较差的机器,币面不光滑,有时还可见到砂粒或砂眼,字体绵软无力,没有气势,图案粗糙模糊,纹饰不甚凸出或者不清,缺乏立体感和层次感。

image4.jpeg

假币

image5.jpeg

真币

显然,第一枚假币的图案相较于第二枚显得很模糊,女神衣服和盾牌的细节相差甚远。你可能想问,这会不会是因为磨损呢?其实磨损是从币面上的高点开始磨损,不会出现高点完整但低点显著磨损的情况,而这枚假币在女神胸部的高点保存完整的情况下,低点的模糊程度显然是不正常的,这就说明这种模糊是因为机器压力不足导致的图案细节不清晰,从而说明这是一枚假币。

 

6、看细节:如果前几关都通过了,就要更仔细地去分析银元的图案了。这时候一般就需要跟真币去对比,特别要注意的是真币的字体以及图案之间的比例。真币的图案可以去查找PCGS或NGC的评级币图片。许多假币即使有了足够的压力,也不能在细节上做的尽善尽美。

image6.jpeg

假币

image7.jpeg

真币

第一枚龙洋虽然看起来压力不错,图案细节清楚,但龙的线条明显很僵硬,整体图案的比例也跟真币相差甚远,所以可以判定为假币。

 

7、看神韵:也就是字口要有神,端正大方。

银元上的字是雕刻的,由雕刻师在钢模上刻成,这些字一般都出自大家之手,现代伪造的都做不出这种效果,故字字刚劲有力,字口很硬,再经120-200吨液压机械压出,字的笔画外沿直立如刀切,大头九年尤为明显。真银元不论是汉字、满文、藏文、维吾尔文或英文都流畅隽秀,清晰可辨,比较有神,不会出现字特别别扭的现象。假银元文字笔划雕刻味差,软弱无力,粗细不匀,有的模糊不清,缺乏神韵。龙洋中间的满文不显或模糊不清的,一般不要购买。

真银元的图案清晰度很高,图案立体感强。人物头发胡须能分清。上眼皮是双的,眼珠有神,鼻翼凸出有立体感,面部凹凸感强。假的则不然,细节不到位,如胡须不清,面部较平,凹凸感差。如看龙洋主要看龙鳞是否层次分明,看龙眼是否炯炯有神,特别要注意龙牙,龙须,龙鳞,一定要看细节。因为高仿币大的方面一定做得很到位,但往往忽略了细节。老银元龙鳞清晰,英文字母干净利索。反之高仿币龙眼无神,龙须或者龙牙飘浮,或者模糊一片,文字感觉生涩,这个地方到位了而那个地方却不到位,经不起推敲,总有漏洞。

 

8、 看包浆: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包浆,包浆是岁月流通的痕迹,是银元表面经过百年的流通、储存所遗留的锈、污物的集合,薄薄的一层,一般很均匀,不容易去除,如果银元上有很长年份的老包浆,那么这枚银元大概率是真的。如果有的银元包浆只在局部或者在一些字口或者花纹的凸处,分布很不均匀,这边包浆很厚而那边或许还有贼光,用手使劲擦就能擦去,用鼻子闻会有刺鼻的异味,肯定是假的。另外老银元的光透出一种润度,虽然有包浆覆盖但还是有耀眼的亮度,如果看到一种灰黑的烟怠色,不论是多么透亮,基本都是假的。伪品包浆即使消去烟怠,整个表面也带有灰暗之色,绝对没有真品那样富有银白色中带有微黄的宝光之色。

image8.jpeg

假币

image9.jpeg

真币

银会与空气中的硫反应,形成各种颜色的包浆。包浆颜色主要分为几种:浅黑、浅灰、浅橙,且自然均匀,其分布一般中心轻四周重,有自然过渡,且与文字及纹饰关系不大。当接触硫较少时,包浆呈现淡黄色,随着硫的增加,包浆逐渐变成黑色。通常银元由于存放原因,不同部位接触的硫不一样多,这会导致包浆形成一种连续的过渡,就像上面第二幅图,因为边缘接触空气较多,所以包浆颜色深,而币面相对接触得少,包浆也更接近黄色。假币的包浆一般都没有这种自然的过渡,比如第一张图,只有黑色的包浆,而且有很大的面积没有包浆,这种不连续的包浆是不可能形成的,所以可以判断为假币。假包浆的目的是把币面盖住,怕露真容,其色调(多为深色,黑灰为主)单一,浅薄,常伴有化学味道(油、烟、酸味等),且分布不合理。经过酸或火的作假银元,币面死寂,字及内齿处无油汗状堆积物,如有也极薄,无立体感。且经酸经火,被烧的象一片焦土,毫无生机。

银元长期存放在干燥的空间和存放在潮湿的空间生长出来的包浆是截然不同的,同一个存储银元空间由于受水气的不同也会有相当的差异,任何包浆币都不能成为单一色泽品,一般正反面的包浆不应为同一色,包浆在银元版面上必须具备层次感,其色泽、厚薄的变化等等。

image10.jpeg

真银元的传世包浆

image11.jpeg

“真银假币”的传世包浆

 顺便说一下锈,银元停止流通后,存放不当会生锈。传世银元锈层很薄,呈墨绿色。真的生坑银元往往布满绿锈,其锈呈墨绿色,一般锈层较厚,局部锈层凸起,该锈从银元内生出,很结实,很硬,俗称有根,指甲抠不动。而用酸蚀伪造的假锈很疏松,有些呈粉状,色鲜发翠,指甲用力一刮就掉。生坑绿锈是真银元的身份证明,但从品相上讲,锈也不宜太重,以罐装的生坑薄锈为上品。多枚生坑银元锈在一起,磕开后,表面有分布不匀的白色亮点,迎光而视闪闪发光,俗称“泛银”,泛银现象是无法作伪的。陪葬出土银元多数泛酱红色,局部有绿色锈斑。水坑银元通体泛绿锈。真银元的锈色是历史的烙印,很难去掉,用碱水煮沸而不退。假银元人工做作的锈呈淡绿色,用指甲就能刮掉,用针扎在上面可直立不倒,用碱水煮沸半小时便锈色全无。假银元的锈用鼻子闻有腥味,用舌头舔有酸味。锈色辨伪是识别银元的关键。

image12.jpeg

真银元的锈

image13.jpeg

“真银假币”的锈

9、看底板(看流通痕):老面儿是指银元地章、文字、纹饰及边圈老。正常未流通或很少流通的银元底板密度大、光滑、平整、机铸纹明显,流通后的老银元磨损、划痕自然而有规则。

银元在流通过程中,因摩擦、磕碰所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这些痕迹用放大镜观察,或轻或重、或长或短,布满全身,凸出部位磨损较重,凹低部位磨损较轻,晚清及民国时期的钱庄或银号有在银元上打戳记的习惯,凡是有戳记的银元很少见到赝品。但凡是磨损有悖常理,痕迹分布不自然,一般多数是假银元。带有流银、沙眼、同模伤是假币常出现的特征。

真品的磨损是自然的,无意识形成的磨损,特点是光滑均匀,无方向性,划痕大多较短,一般1-3毫米,高档伪银元则较少磨损。假银元的擦痕多用砂纸打磨,极不自然。

真币的底板一般都是平整如镜面,光可照人,没有砂眼和小凸起,而假币因为铸造工艺的不足底板没那么工整。

image14.jpeg 

像这枚银元放大的地方就有很明显的凸起,而真币就是光滑平整的。

袁像银元的磨损应注意看五个特殊部位,这五个特殊部位是水平的,是在流通中被磨平的。一是外圈, 二是颧骨, 三是耳朵, 四是字面, 五是部分突起穗粒。这些地方如呈弧形属于一眼假(未流通的原光币除外),现在也有造假者把这些磨痕直接做于磨具上,假币一做出来就带有磨平状,用放大镜看磨平面上划痕稀疏。真银元边圈磨平后与边齿的交接处成90度而不是弧形,用手摸又不割手。假币常把交接处做得太过,成了弧形。真品的交接处应该是一种有棱角的光滑而不是完全无棱角的大弧光滑面。

如果银元通过了以上几个考验,就基本进入了高仿的境界,不过其实99%以上的仿品都可以用上面几个方法过滤掉,在银元圈子里,上面几种能筛掉的基本都是一眼假。下面的几种是银元鉴定的高端方式,需要较多的观察和学习,大家可以多看真币进行比较。


10、看珠圈与内齿(马齿、泪齿):珠圈与马齿也是鉴别银元的一个重要方法。真品珠圈呈圆柱型的点状体,颗粒饱满,大小一致,距离相等。而高仿的珠圈一般大小不一,间距不等,有的疏,有的密,常两珠或多珠相连,粗糙不堪,而马齿也同样如此。珠圈的防伪作用就在于此。

再谈一下内齿。 内齿防伪很重要,真银元内齿根部十分干净利索,假的有斜坡状的感觉。真银元往往有油汗状物堆积于此。真银元内齿很正,指向圆心。假的由于震动位移(压力不够所致)的原因,使内齿出现歪斜,不指圆心,内齿一般压的浅薄。

内齿中及外口处是检验机铸纹的好地方。做银元的银饼在高压之下,银饼是从中心向外延展,所以出现由中心向周边放射状的条纹——即机铸纹,这是真币的一个重要特征。假币由于压力不足,所以一般见不到机铸纹。

珠圈、马齿的机械压力都差不多,但也不能太绝对,有的珠圈或马齿磨损了,不能说就是假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

 

11、看边齿:银元制造中,轧边为单独工序,银元的边上有一道道竖着的凹槽,这在设计的时候是为了防滑、防伪、防偷银。因为边齿是机器挤压银元边缘形成的,只有正确的机器和压力才能形成正确的边齿。

常见的边齿类型有直齿(凹槽是直的)、橄榄齿(凹槽中间大两端小)、鹰洋齿、T形齿、宣三齿、齿中齿等等,不同品种往往配不同边齿,有相对固定的搭配。想要通过边齿判断,需要多观察、多比较真币的边齿。同时,也需要熟悉不同地区使用的边齿,比如西南地区(四川,云南)用的通常是橄榄齿,而天津版袁大头一般是直齿,注意并不是一种钱币只有一种边齿,不同时期和地区生产的同一种钱币也可能有不同的边齿。

image15.jpeg

四川龙洋的典型边齿:两排细橄榄齿

鉴定银元边齿是判断银元真假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除了吉林、新疆、四川的银元,真币边齿的大小、深度、齿距都是一样的,很工整,而假币就不是了。下面详细分析真假银元边齿的区别:

首先,真银元边齿要与面垂直,大致均匀,压的要深,深浅一致,一般呈梯形,不能有锉痕。边齿宽窄精度过高则假,因为当时工艺水平达不到。现在的真银假币由现代机械精密制作,边齿宽窄精度极高,想做的差点都不好办到,这是工艺使然。

其次,银元经过长期流通,边齿被磨得光滑圆润且有许多磕碰痕迹,每个齿都有很多自然磕碰。银元面与边齿的交接处磕碰痕迹也很明显,但光滑不割手,不能有加工的直斜坡或锉痕,否则必假。有些高仿的机械压力不足,会造成边齿发毛,为了解决这个破绽,很多人用锉刀在边齿打磨,但这样边齿会留下锉痕,用40倍的放大镜会看到细小的锉痕,绝大多数有锉痕的肯定是假的,另外拿银元边齿在手上蹭一蹭,感觉比较光滑的一般真的多,如果感觉刮皮肤,几乎肯定是假的。

三是真银元经过高压处理,边齿密度很大,齿壁坚挺,高倍镜下强光亮点集中,凹齿内有雕刻痕迹(凹齿内一道或多道直线状刻痕)。假币齿上散光一片,齿壁无力,凹齿内无雕刻痕迹。高倍镜下假币凸齿上往往有絮状突起,凹齿内有金属碎屑,边齿不是太浅就是有错齿,凸齿边如刀裁一般的锋利或带毛刺,这是工艺粗糙及没有流通的结果。真银元凸齿上也有雕刻痕,只是流通中磨没了,如鉴定原光币,这是一个鉴定依据。而假币为了掩盖其边齿的毛病,往往用脏东西全部填满凹齿,看后令人作呕,极不舒服。

image16.jpeg

总结了“真银假币”的8点特征: 

(1)边齿浅,不呈梯形,多为直齿,齿宽精度极高。

(2)声音尖高,也有的经过校音达到低沉,但较长。

(3)没有流通痕迹或太少不自然。

(4)币面上无机铸纹。

(5)凹齿内无雕刻痕。

(6)重量一般达标,但直径常稍大,约大0.5mm,也常稍厚。

(7)无包浆的亮度高,有包浆全包,深暗色为多。

(8)压力小,清晰度不够,细节不到位,致使银元人物面部平,凹凸感差,内齿软,根部不净,字口也软等。

老银元之夹丝齿要旨

image17.jpeg

从银元的图案发展来看,是越做越精,比如北洋龙,再比如光绪22年到34年。

原因一是因为技术提高了,二是为了防造假,越精细的图案越难仿制。

最开始造的银元是没有内小齿的,都只有内大齿。到了发行袁大头的时候,内小齿也加进去了,就如同人民币上加防伪金属线一样,提高了造假难度。

除了边齿齿形特殊,不能脱模,让造假者头痛外,在边齿内加入丝更提高了加工的难度。加的丝具体可分为:极细丝、细丝、粗丝、极粗丝四大类。

image18.jpeg

(1)极细丝

只有在60倍放大镜下才看的到,其要点是:细而且直,两头稍大,中间稍小,挺拔而有力度。随齿槽深浅变化,也是两端高,中间低。工业加工中,越细越难加工,所需要的压力更大,才能挤的出来。极细丝越细,就越好、越真。

因其太过细小单薄,人手又摸不到,保存了较多原始信息,灯光照射下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丝上锈迹斑斑,有的丝已腐蚀的断断续续了。

(2)细丝

其要点是,不用放大镜就可以看到它的存在。离边齿的距离越近,加工难度就越大,要求的压力就越大,这样才能分出丝和齿的边界来,如果压力不够丝和齿就会混成一体。

假币的夹丝齿为了避开这一点,特别将丝和齿距离拉开,这样容易加工,但也露出了破绽。

(3)粗丝

要点也是一样,离齿距离越近越难加工。往往丝比齿都要矮一些,所以用放大镜查看时,可以看到磨损的前后顺序和强烈程度独立而又统一。

(4)极粗丝

也可以叫做齿中齿了,其加工难度也是丝和齿的距离要近,但同时又要分出丝和齿的界线,这是高仿最难达到的。

 

下面以民国期量最大的袁大头开始认识银元边齿:

image19.jpeg

(1)材质密度【真品必须具备圆润光滑的表面】:它直接反映着银元金属分子的密度。真银元在压印前,经过数道工序的碾压、冲轧,将金属分子之间的气泡已基本排除,进而强化了金属分子之间的紧密结构,直至捶打成坯后再切片,经182~219吨压力的车床压印,才能制出光亮,图文清晰的银元,这是钱币收藏爱好者鉴定的重要依据。成型后的银元其密度,尤其是边齿,达到了及其紧密的程度。这种坚实的基础使边齿形成坚挺的线条。假币的边齿线条绝达不到如此坚固的程度。那么究竟怎么从银元边齿的坚挺程度上分辨真假呢?

真币边齿无论何种形态,首先密度大,结构严谨,用高倍放大镜看,在灯光作用下,齿背反光,由于密度大,所以亮点小而集中,齿背、齿沟有机械划痕,齿壁坚挺,而且显的十分圆润无硬角。

image20.jpeg

image21.jpeg

image22.jpeg

  而现代高仿的机铸币用高倍放大镜看,其边齿因压力不足,金属分子之间的紧密度差,齿背有絮状起伏,在放大镜灯光作用下反光,但这种光是散光,亮点大而不集中,齿壁棱角成硬角,边齿宽窄度大体一致,十分规整没有自然磕碰刮痕。

image23.jpeg

image24.jpeg

  翻砂币用高倍放大镜看,其边齿金属分子表现为松散有砂眼,不反光,齿口不通,齿壁无力,有的翻砂币齿沟和齿背也有细小的断断续续的纹线,但这种线是挤压而成型的,没有任何切割刮痕的感觉。

image25.jpeg

  (2)边齿的变化【无论形制或包浆,真品边齿是有变化的】:大家知道银元是什么形状?也许有人认为是实足的圆形,其实并非如此,当你拿游标卡尺从不同方向测量银元两次以上就会发现这个尺寸有所差异,这就说明了银元并不是圆形的,由于不是圆形那么在冲压边齿的过程中也就出现了齿沟深浅不一的现象——齿沟深入浅出变化多端,齿的宽窄度一般不甚均匀,整个边齿经历流通后会有明显的自然不规整现象

image26.jpeg

image27.jpeg

image28.jpeg

image29.jpeg

  (3)掌握规律:综上所述,看银元边齿可以根据内外边齿和币面特征来综合判断,下面给出不同内齿将会产生的不同版别,如果有这些内齿的产生而没有相应的版别配置就可以直接判断为假币。

常见的内边齿有:

image30.jpeg

image31.jpeg

image32.jpeg

image33.jpeg

  在掌握规律中要熟悉一些常见币种的边齿,有人把银元边齿的类型归纳为十余种,其实五十余种都不止。事实上,即便是同一种币,由于出厂先后顺序不同、铸造厂别不同,用放大镜观察其边齿也有区别,因此把边齿细化成多少种,对于专门研究银元的专家有意义,而对于普通银元爱好者,并无多少实际意义,要想杜绝假银元,首先应在掌握其规律上搞突破。其规律是:对常见币要善于熟记,如三年、九年、十年、小头的边齿规律等。

image34.jpeg

image35.jpeg

image36.jpeg

image37.jpeg

image38.jpeg

image39.jpeg

  大头、小头齿:一般干净利索,无任何拖泥带水现象,较为美观。

  江南齿:除老江南(有鹰洋齿,也称人字边,齿边和光边三种)、癸卯细条齿、甲辰直齿、甲辰(三点版)大弧橄榄齿外,其余均为大弧橄榄齿中齿,即二齿中间尚有一小细齿。江南币的边齿以浅直齿和橄榄齿为主。

  北洋齿:无论齿条宽细,均浅而不规则,此币之齿是所有银元齿中较不美观者之一。

  大清齿:一般都是滚元边橄榄齿和直齿,不过直齿大清币据社会传说,有一种台湾铸造币,若真有的话,要注意分清。

  宣三带点齿:是所有银元齿中绝美精刻边齿之一。

       云南齿:大部分为滚元边橄榄齿,但云南三年大头齿没有特殊变化。
       贵州汽车币、竹子币齿:与天津九年精发版齿接近。
       四川齿:一般是滚元边直齿。突沿直齿,即将银元放平看,齿的上下还各有一圈小边,四川币多数齿的特征是薄而密。
       北洋33绝大部分是深直齿,无夹线,不过33已经是造币总厂的新机器了,因此有一批是橄榄齿的,直径略大

image40.jpeg

典型北洋34的直齿无夹齿

北洋34开云:深橄榄无夹齿或者是浅直齿的。

北洋34小字版边齿

image41.jpeg

image42.jpeg

常见八年边齿:

image43.jpeg

image44.jpeg

九精多是橄榄齿,直齿相对少:

image45.jpeg

九年中发:

image46.jpeg

九年粗发:

image47.jpeg

十年边齿较乱
       双边齿:

image48.jpeg

双细边齿:

image49.jpeg

粗边齿:

image50.jpeg

细边齿:

image51.jpeg

甘肃落叶版边齿:边齿的局部会有长短不一的内夹齿,请看放大的边图,只在局部有,每个落叶版都一定有,如果没有局部内夹齿那就要考虑是否改刻了!而且改刻的‘落叶’部分也不自然、与真品对比形似而神离。

image52.jpeg

跟一枚顶级状态的落叶,边齿非常典型!

image53.jpeg

山东大扣边齿:如果认为这样的齿不好看,请记住喽,当您有一天看到很喜欢的、边齿很整齐、深打漂亮的大扣时,一定要小心。

image54.jpeg

image55.jpeg

image56.jpeg

image57.jpeg

云南大困龙边齿:这种困龙的边齿单一。

image58.jpeg

几个真的广东20毫、光绪龙、宣统龙的齿:

image59.jpeg

image60.jpeg

有的边齿是特定的,如甘肃粗、细字版。如果在这种版别中出现不同类型的边齿,那这枚币可以直接枪毙。

image61.jpeg

image62.jpeg

12、看版别:要熟悉银元各种版别特征。银元版别一般人不精通,专业人员也有疏忽的时候,收藏时更应仔细区别。

 

13、看整体:

看整体一眼真就是对银元基本特征如字口、颜色、包浆等掌握后产生的亲切感,好比见到熟人,而对生人会有一种陌生抵触感。这个感觉如何培养呢? 只有一条路——多看真品,多总结。到卖真品的门市上看,到可靠的朋友处看,从正规的银元交易网站上看图片。看得多了,感觉自然就找到了。以袁像银元为例(以下所讲均以此为例),一眼真的感觉是:字口硬,雕刻感强;银色老熟,柔白润泽;包浆为常见色,如灰、褐、黄、深绿等;制作工艺精湛,文字图案清晰有度;突起处被磨平,如边圈、颧骨、耳朵等;币面在流通中产生的细微刻画明显,像毛玻璃,这就是一眼真了。

image63.jpeg

真银元钱面

image64.jpeg

“真银假币”钱面

14、查同模伤:最高级的仿品已经可以做出乱真的边齿,那么最后一招就是查同模伤。同模伤是硬币鉴定的最后大杀器,威力最大,也是最难应用的。通过比较硬币上的伤痕,判断它们是否出自同一个模具。因为硬币的伤痕通常是随机的,如果两枚硬币出现一模一样的伤痕,就会直接判定它们都是假币。

image65.jpeg

image66.jpeg

可以看到,这两枚币都有类似的伤痕,也就是同模伤。这个图是经典的同模假币“宣上横”(也叫宣上痕),特征就是宣统三年的宣字右上方有一个横着的伤痕,许多假币都有这种伤痕,于是就可以利用同模伤判断它们全部为假币。

 

关于试铸币:

试铸币一般都极为精美,很多可以达到精制币的工艺水平,有些翻砂假币会被忽悠成所谓“铜制试铸币”,这些其实都是为了骗取金钱所营造出的骗局。

image67.jpeg

翻砂铜制假币

真正的试铸币可以看下图。即使同为黄铜制品,精细程度的差距也是一目了然的。

image68.jpeg

安徽省试铸币,1897

如果祖上没有在造币厂担任厂长,或成为一方军阀,一般人家里是不会有试铸币的,是绝无可能传下试铸币的。

 

在有一定收藏经验后会发现,真银元存在小毛病是在所难免的,如美玉之微瑕,遇到时不可轻率地以假论处。如边圈弱打、地章上有流银点(流银点决不能在字与地的交界处)、个别内齿不正、字重压(出现双道)、币面有细线状(模具裂痕造成)凸起等。一个模具大概可以加工两万个银元,模具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银元有不美观之处,这是模具(细线状)和冲压工艺(流银点)所致。银元不能有人工痕迹,如明显锉痕,同向拉丝等,这就可能是假的了。

最后强调一下,对新手而言,鉴定银元的唯一办法是多看真币,熟记真币基本特征!有人说:等你看银元看到想吐的时候,你看仿品怎么看怎么别扭。那个时候就完全是一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看多了真的,自然就能分辨假的了。

新人玩银元一定要找几枚大开门的银元作为借鉴,最好生坑熟坑都有几枚,仔细看看它们的边齿、包浆、压力、润泽度等等,随时看随时把玩,这也是快速培养币感的一种方法。玩银元一定要养成一眼感,只要第一眼感觉不舒服就要坚决放弃,如果第二眼第三眼接着看,就会感觉越来越好,容易吃药上当。

在收藏中,藏友们更要注意的是切忌急于求成;切忌听故事一时头脑发热就入手;切忌贪图便宜捡漏,一定要仔细甄别。

浏览7637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如何无伤清洗银元锈色? 袁像三年银元边齿的形制与特征